您现在的位置: 必赢体育BWIN > 师资队伍 > 教授 > 正文

潘小非

 

潘小非,196412月生,四川省三台人,中共党员,教授,博士研究生导师,党委副书记,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。19877月毕业于成都体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本科,获学士学位,19947月获硕士学位。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教学科研工作。近年来,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、省部级课题8项,在研省部级课题1,省体育局资助课题1项,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,出版专著7部,获省部级奖5项。2000年被授予“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四川省博士、硕士学位获得者”称号。2001年被评为“第五届四川省普通高校十佳青年教师”。

 

主要科研成果

一、发表论文

●单杠团身后空翻一周半转体180度越杠再握动作技术优化分析,成都体育学院学报,19991),第一作者;

●飞行动作腾空阶段总质心最佳轨迹的判断,成都体育学院学报,19992),独立完成;

●紧扣培养目标更新体操普修课基本体操教学模型,成都体育学院学报,19994),独立完成;

●全民健身活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与促进协调发展的对策,成都体育学院学报,20032),独立完成;

Analysis of Long-term Training Frame for GymnastsACADEMIC JOURNAL OF THE 9 TH SPORTS & PHYSICAL EDUCATION OF CHINA KOREA 2003 VOL.9 NO.1,第一作者;

●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,成都体育学院学报,20051),独立完成;

2008年奥运会我国女子竞技体操目标定位及后备队伍建设,武汉体育学院学报,20061),第二作者。

 

二、承担科研项目

●川南贫困县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证研究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,98CTY001,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,完成时间,200006,第2完成人;

●全民健身计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,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,01BTY015,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,完成时间,200310,第3完成人;

●构建我省多元化社区服务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,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“十五”规划一般项目,完成时间,200507月,第1完成人;

●四川省国民体质现状与建设的对策,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“十五”规划一般项目,完成时间,200308月,第4完成人;

●西部大开发与四川体育发展对策研究,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“十五”规划一般项目,完成时间,200308月,第2完成人;

●我国优秀运动员注册与交流管理办法研究,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76SS050228,完成时间,200612,第3完成人;

●我国竞技体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及实践途径探索,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374SS09063,完成时间,201010,第1完成人。

●健康中国战略框架下四川省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研究,四川社科规划学科建设项目SC17XK022,立项时间,2017.7,课题负责人;

●基于终身教育思想对学校体育的研究,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17RKX0816,立项时间,2017.5,课题负责人。        

 

三、出版专著、教材

●《川南贫困县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证研究》,四川教育出版社(ISBN7-5408-3531-1/G.3314),200103月,排名第二;

●《全民健身概论》,四川教育出版社(ISBN7-5408-3889-2/G.3632),200303月,排名第三。

 

四、获奖成果

●川南贫困县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证研究,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/软科学优秀成果奖,二等奖,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,2001.01,第2完成人;

●《全民健身概论》,四川省第11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,二等奖,四川省人民政府,2005.03,第3完成人;

●体操多媒体系列教学软件的研究与应用,2004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,四川省人民政府,第1完成人;

●构建“宽、适、活”教学模式、优化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,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,国家体育总局,第4完成人;

●《教师保健操》(教材)的研创与推广应用,2000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,四川省人民政府,第2完成人;

●以体为主,体医渗透,体文结合,培养“一专多能”型人才——成都体育学院“特色强校“办学实践探索,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一等奖,国家体育总局,2010年,第3完成人。

 

您也可能感兴趣